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
  • 浙江南浔:追“光”逐“电”,显示产业向“绿”行

    浙江南浔:追“光”逐“电”,显示产业向“绿”行

      “新型显示产业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在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。”7月25日,“低碳显示 绿色未来”2024中国低碳显示创新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召开。与会嘉宾纷纷表示,从传统的LCD、LED到OLED、Micro LED,再到电子纸等新型技术,显示技术的变革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,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6 1315 关键词: 电子 绿色发展
  • 流淌在机械键盘上的魔法 源自这颗芯片

    流淌在机械键盘上的魔法 源自这颗芯片

    指尖在键盘上的每次敲击,都伴随着RGB灯光的绚烂闪动,宛如在键盘上演出夺目的光影秀,从流光溢彩的渐变,到震撼人心的波浪,再到动感十足的呼吸灯效,各种灯光模式绚丽夺目,再加上流畅的回馈手感,让游戏或打字体验变成了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享受。
    华强电子网 2024-07-26 1375 关键词: 机械键盘 芯片 电子
  • “中国游”缘何魅力大增?

    “中国游”缘何魅力大增?

      近期,“中国游”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受到热捧。受益于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扩大实施,“中国游”热度持续升温,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、体验中国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6 1186 关键词: 国际
  • 汽车市场年中观察丨自主品牌表现强势 新能源汽车成亮点

    汽车市场年中观察丨自主品牌表现强势 新能源汽车成亮点

    2024年上半年,伴随着以旧换新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,车企加快新技术、新车型的研发速度,叠加车企半年度节点冲量,汽车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,汽车产销保持平稳增长。中汽协发布的数据表明,今年1-6月,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.1万辆和1404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.9%和6.1%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5 1652 关键词: 新能源汽车
  • 人形机器人产业“火热”背后的冷思考

    人形机器人产业“火热”背后的冷思考

     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和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。面对人形机器人的“热”,行业人士表示应有冷思考,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的“一高五难”需有清楚认知,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以应用驱动研究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5 1478 关键词: 人形机器人
  • 金华:一座传统制造大市的“新气象”

    金华:一座传统制造大市的“新气象”

    盛夏时节,走进浙江金华,到处呈现火热的生产场景,其中与“新”有关的元素,正成为这个传统制造业大市蓄势发展的新动能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5 1267 关键词: 金华
  • 进一步全面深改开新局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多项体制机制将建立完善

    进一步全面深改开新局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多项体制机制将建立完善

     “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”“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”“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”……日前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(下称《决定》)明确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并就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列部署,以进一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4 1191 关键词: 发展
  • “粤滇·澜湄线”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正式开行

    “粤滇·澜湄线”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正式开行

     新华社昆明7月24日电(记者丁怡全)7月24日,两列满载货物的列车——“粤滇·澜湄线”国际货运班列与“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(昆明—曼谷号)”同时启程,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驶出,分别奔向中国广州和老挝万象、泰国曼谷等地。这标志着“粤滇·澜湄线”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正式开行,打通了一条连接广东、云南与东南亚的国际货运通道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4 1342 关键词: 电子 国际
  • 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91.7万个 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

    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91.7万个 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

   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透露,今年上半年,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41亿元,同比增长3%。截至6月底,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.7亿个,比上年末净增3354万个;5G基站总数达391.7万个,比上年末净增54万个,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%。
    新华网 2024-07-24 1351 关键词: 5G 基站 电子
  • 治理利用AI造谣,不妨“用AI对抗AI”

    治理利用AI造谣,不妨“用AI对抗AI”

     近期,多地公安机关公布多起利用AI工具实施造谣的相关案件。6月20日,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发布警情通报:有营销人员为博取关注,使用AI软件生成“上海地铁行凶”虚假视频在网上发布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。此外,“西安突发爆炸”“济南一高层住宅楼起火,多人跳楼逃生”等耸人听闻又广泛传播的“新闻”,均被查实是AI软件炮制的谣言。造谣的动机主要是获取互联网内容平台给予创作者的点击量、阅读量奖励,以及为电商平台经营引流等。说到底,还是为了钱。
    2024-07-24 1243
共1950页   到第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