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 智驾平权 AI革命 十倍速技术断层 全场景辅助驾驶 技术平权陷阱
2025年“智驾平权”浪潮席卷而来,十余家车企陆续跟进全系车型智驾策略,超过20款智能化新车扎堆入局。然而大规模交付时,行业已开始暴露出“内卷式”竞争、营销概念混乱、法规不完善、使用边界模糊等问题。
在4月18日举行的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上,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发表多条智驾“暴论”,从“芯片+软件”的不同视角,分享智驾热潮下的冷思考,不求正确,希望能启发大家的思考。
暴论一:99%用户数据是不值得学习的
回顾搜狗、淘宝网、抖音等平台的发展,可以发现,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逻辑是“洞见人间烟火”,本质上是链接,得流量者得天下,得用户者得天下。而来到AI时代,产品逻辑是“逼近世界真相”。正如AlphaGo通过学习人类的数据,最多达到人类的9段围棋水平,而通过不断迭代自身的算法设计,能够达成10段甚至13段的水平。
换言之,AI时代下,人类行为数据没有价值,99%的用户数据不值得学习。智能驾驶只有通过自我学习,才能真正超越人类驾驶水平,逼近“驾驶之神”。
余凯认为,这个目标是最终可以实现的,悲观估计可能10年,乐观估计可能5年。
暴论二:AI革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科技革命
当AI技术逐渐逼近宇宙运行的本质规律时,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科技革命。这不禁令人联想到爱因斯坦的科研范式——这位从未操作过实验仪器的物理学家,16岁起就通过纯粹的思想实验,在思维宇宙中构建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大厦。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颠覆性认知:探索终极真理的钥匙,可能不在实验室的物理仪器中,而存在于超验的逻辑推演体系里。
从这个视角看,AI革命对人类文明的颠覆性在于,它或许将彻底改写科技创新范式。当人工智能系统具备自主探索物理规律、推导数学定理、解析生命密码的能力时,人类引以为傲的科学发现机制将被重新定义,AI正在从辅助工具进化为科学发现的主体引擎。
暴论三:十倍速技术断层时期的求胜战略:以快打慢,以高打低。
历史进程中存在特定的爆发期——当某项关键技术实现十倍速突破时,往往引发产业格局的颠覆性重构。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”的铁律——当某个领域出现十倍级生产力跃升时,既有的产业秩序必然重组,传统巨头被迫退场,新兴势力快速崛起。
余凯指出,参考个人电脑时代、智能手机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律,智能驾驶就是智能汽车的基带,无论自研还是第三方合作都只是招式,“以高打低、以快打慢”才能跟上技术进步和时代更迭。
暴论四:L3/L4/L5的前提是足够好的全场景辅助驾驶
什么是L3?地平线给出了自己的理解:L3是受限但清晰ODD边界的L4,加上全场景L2辅助驾驶。余凯说,“行百里者半九十,在用户价值的兑现上,整个行业才刚刚开始。”
暴论五:技术进步同样会带来技术“平权陷阱”
余凯提出了一个生动的类比:鸡兔同笼问题在小学时是一道奥数题,到初中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就是一种普通题;智能驾驶技术也是如此,昨日的独门绝技,放到今天就是标准解法。
他强调:“看似炫酷的技术,并不会带来真正的领先性与差异化。干好苦活累活、做好经验积累、提高体系化的组织文化与能力,才能打造真正的技术护城河,避免陷入技术平权陷阱。”
最后,余凯建议行业还是得回归冷静。“虽然当下这么喧嚣,但是地平线还是更愿意做狂飙中的冷静者,悲观中的笃定者,并继续的前行。”他的话赢得满堂喝彩。
